湖北英山县工商局发挥工商职能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2007-11-28
编者按:今年以来,英山县工商局把服务三农工作列入工件的头等大事来抓,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三个调研专班,紧紧围晓政府所想、村域所需、企业所求、农民所愿、工商所能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喷效增收不如民增收、千事万事不如民事大、金奖银奖不如民所奖的思想。开展“百企联百村”、订单帮农、“红盾护农”等服务“三农”活动,延伸服务功能,在为农村整体增收,为农民解忧帮困,创建和谐消费环境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社会上一致好评。
主打维权品脾,“六到六促”解民忧
为把“一会三站”和“12315”打造成工商部门维权和农民群众信赖的金字招牌,该局今年继续加大了对“一会三站”的投入力度,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开展了“六到六促”活动。维权知识到乡下,促农村消费维权意识提高。该局在3・15前后,组织全系统工商干部深入到农村宣传消费维权知识。采取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单、讲解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知识、举办3・15大型现场接诉电视直播等形式,宣传维权知识,做到家喻户晓。培训骨干到村组,促三站人员维权技能提高。为提高“一会三站”作用,该局从培训站长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和培训力度,采取业务培训、开现场会以会代训、发放宣传资料函授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一会三站”人员的业务技能:消费警示到田间,促农民抵御消费风险能力提高,该局整理梳出了针对欺骗消费者的种种伎俩,编印《药品广告十大陷阱》,通过发放宣传单和电视流动宇幕等形式,及时告诫老百姓,防止上当受骗。维权网络到乡村,促农村消费维权机制的健全。继去年在271个行政村设立“一会三站”后,今年又新建站31个,不仅配齐了站长,又增加了信息员。在302个“一会三站”中,配备了200多名信息员。通过机构人员的配置,切实把“一会三站”建在了农民家门口,解决群众投诉难的问题。消费调解到地头,促农村消费纠纷的化解。为了使投诉不出村,该局加大了对农村消费调解的工作力度,树立各类投诉优先处理农民投诉的原则,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为了方便群众投诉,该局与电信部门沟通和联系,将各乡镇工商所的电话号码尾数全改为315;为减少群众的投诉成本,该局又和县邮政部门联系,免收了群众邮寄投递费。打假赔付到农家,促和谐消费环境的建立。“一会三站”作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体现维权的实效性,让农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一会三站”是农民朋友的保护神。特别是今年元至三月份,该局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市场专项整顿,先后查处了5起以保健品冒充药品的欺骗广大老百姓的虚假广告案件,通过现场揭露真相、曝光售假日记、查封假药、退还受骗款等方式,让农民看到了效果,得到了实惠,受到了教育。
通过打造“一会三站”维权护农品牌,发挥了“一会三站”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带来了各方多赢的局面。切实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同时又增加了我们的案源,今年以来,该局通过“一会三站”而得到的举报案件达到36件,实现罚没收入近10万元,受理各类投诉案件146件(仅3・15和谐消费在英山大型消费投诉直播现场上,该局就收到各类投诉76件),直接为农民朋友挽回经济损失57万元。
扩大服务阵营,“七送七帮”顺民意
为了明确服务“三农”宗旨,突出爱农、护农、帮农主题,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涉农企业参与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上来。通过我们的牵线搭桥,动员和发动全县100家涉衣企业直接投身到服务“三农”工作中来,帮助企业与衣户建立“市场+企业+农户”的一条龙合作机制,帮助联村发展致富,为联系村出谋献策、捐款捐物。具体的联帮方式为七帮七送:送涉农物资,帮助正确使用农资;送基础项目,帮建一批基础设施。具体包括帮助建立“农村食品放心店”、科技服务橱窗、沼气池、图书室、茶场,设立农副产品收购点,鼓励企业把联村作为商品基地;送科技信息,帮助村民闯市场。倡导企业为联村提供一批信息、技术。涉农企业要派专人定期指导农户正确使用所捐物质,为农户赠送农用科技书籍、音像资料,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患和就业门路、和贫困户结对帮扶;送培训知识,帮助培训一批有用之才。组织理工中专、民办技校等培训机构为联村培训技术人员,开设缝纫、茶叶制作、家庭养殖种植、山区导游、家电手机维修等专业对口班,使联村群众掌握就业技能;送就业门路,帮助群众进城务工。组织私营企业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工厂打工;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从事个体经营;送项目贷款,帮助联村启动项目。组织银行、信用社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项目贷款,为村办企业和农民兴建项目提供启动资金;送市场订单,帮助联村整体致富。密切企业和联村合作、交流和沟通。帮助双双签订合作意向书,帮助联村建立商品基地,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制订联村工作方案,推动联村整体致富。通过上述活动,要达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农村经济大发展,所帮企业要为联村经济上台阶,联村群众多增收;二是农民收入大提高,要通过七帮七送真正使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三是民企关系大提高,建立一种和谐的民企关系,促进和谐英山建设。
通过“七送七帮”,切切实实为群众带来了实惠。3月22日的签约会共有23个化肥生产厂家与23多个村签订了百企联百村协作意向书,共有200多位群众得到了10万多元的免费优质化肥;春耕生产以来,英山信用合作联社已为4.3万农户提供了信用贷款1.5亿元。同时我们组织了英山大型超市丽红超市在全县20个联系村设立了20个食品放心店。在工商部门的协作下,3月24日,英山绿屏茶叶公司和杨柳镇河南畈村、烂柴河村签订了2007年120多万斤茶叶销售合同。英山的“百企联百村”活动被省工商局上报到《湖北日报》发表、《黄冈日报》二版头条也作了大篇幅的报道。
当好订单红娘,“三联三保”得民心
该局今年另外一个亮点工程就是当好订单红娘,让老板笑,农家乐,通过订单帮农,让英山的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民的致富源。联合衣家保销路。英山茶叶已成为全国的绿茶之乡,茶叶种植面积全国第四、全省第一。为了让这些茶叶有销路,我们适时地将茶叶订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主动及时为他们提供定约和签约指导服务。乐当企业和农民的红娘。全县100多个中心茶厂与三万多名茶农都签订了茶叶种植协议;五大茶叶龙头企业与60多个茶叶基地和所有的中心茶厂签订了加工和购销协议:现在茶叶种植经营已安置了一半以上的农民就业,茶叶产值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五成半,茶叶收入已占农民纯收的40%。
联合商家保货源。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为了使企业也同时得到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我们还积极为企业解困。英山县宏业药材科技种植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中药材的公司,该公司老总一一卫学初曾经是英山茯苓厂1996年的一名下岗工人,从2000年起开始向农民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生产经营一路风风雨雨,很不顺利。该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制订合同样本,动员卫学初把自己的存单和房产拿出来做抵押,公开向农民郑重承诺:“如果不按合同办事,我将把存单和房产拿出来赔偿农民的经济损失。”有了订单作平台,有了工商部门的及时有效介入,企业和农民总算吃了定心丸。由于运作规范、讲究信誉,当年小小的经营部在2003年发展成为了现在英山药材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工商部门的协作下,该公司现已在与5000多农户签订药材种植、购销合同4600余份,总标的额3600余万元。为了使我县的蚕桑龙头企业梦丝家公司有货源,该局积极鼓励该公司与本县的孔坊乡四顾墩等九个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民的模式,建立公司的蚕桑基地。
联合厂家保质量。为了使农民收入有保证,该局通过“红盾护农”来确保衣资质量,重点盯防农资厂家和衣资经营户,建立来货必登记、证必齐全、销必备案等“过滤”措施,不让不明农资流入市场。建立一套完整的索证索票制度和进销货帐制度、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制度、生产销售承诺制度。对农资市场实行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与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签订《农资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根据辖区实际建立健全日常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农资市场监管制度,结合经营户口建立衣资专项整治档案。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查处取缔无照农资经营行为和其他违法违章行为,并定期向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农民消费者发布抽检结果,将不合格农资产品以及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的失信行为及时向社会刽布。今年以来,我处抽查了22个品种的化肥,对其中12个不合格的化肥给予了立案查处。
今年以来,该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举措,提升了服务型工商、务实型工商形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县人大副主任郭国庆同志在全县红盾护农座谈会会上感慨地说:工商局推行百企联百村活动,掀起了全社会服务司农的热潮,带动了涉农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了不起的成绩,是关心农民、服务农民、实践三个代表具体体现。意义重大、影咱深远。全县各部门如果都象英山工商局这样实心为农,那我们的农村工作好做得多。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