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农民科学消费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007-11-28
常言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意义。公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101万人口,农民就有76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6%,三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个庞大的农民消费群体,每年因消费引起的纠纷不断,涉农投诉不少,特别是到了三夏农忙时节,涉及投诉更是接二连三,应接不暇。综合近三年我县527件涉农投诉分析,我们发现除了其中208件确是因为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外,其余的319件占总数60.5%的投诉都是由于农民不懂技术,自身使用不当,管理不善造成的。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科技含量的提高。现在农村普遍使用的耕整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让广大农民摆脱了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农作物诸如水稻、小麦、棉花、瓜果等品质、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也是因为其中注入了大量的科技元素。而许多农民则往往是习惯于享受专家的科研成果,自己却抱着传统的种植模式不放,缺乏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有些农民看到农业机械前景好,就不惜倾其所有积蓄甚至贷款买农业机械。为了多挣钱,有的买回来连使用说明书都没看清楚就开始满负荷生产,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没几天功夫就被困在田里动弹不得。某些农业机械的质量固然不敢恭维,但使用者不主意科学地操作,不注意必要的维修和保养也是一个重点的因素。
有些农民听说某农作物品种质量高,效益好,就争先恐后地去买,而在种植、管理时却不愿多费心思。如2004年4月下旬,公安县6个乡镇、14个村、284户农民种植“两优586”油菜严重减产而群体上访、投诉,闹的沸沸扬扬。2005年6月,公安县麻豪口镇荆丰村49户农民种植“紫甘兰”球白菜本绝收,又群体激愤的跑到县消费者委员会投诉。这两起群体投诉,经县消费者委员会调查核实,种子均无质量问题。
2006年8月中旬,公安县稻飞虱大面积爆发,许多农民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以阜河镇杨潭村为例,该村中稻面积880亩,受灾面积达80%,近90亩中稻基本绝收,全村平均每亩损失400元左右。由于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少数农户乱用药、乱施药,每亩用药竟达到180元左右,结果错过了消灭稻飞虱的最佳时机,致使虫灾失控,损失惨重。在此期间,县消费者委员会投诉电话铃声不断,集中投诉农药价格问题和质量问题。我们调查,由于稻飞虱大面积爆发,市场上农药供不应求,经销商乘机抬高农药价格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在农药质量问题方面,并未发现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规律,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再好的农业机械,也有他一定的额定功率和所承受的负荷,农业机械虽然省力高效,但也必须科学的操作和经常的保养。再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也有它一定的生长周期,有它所需要的气候和土壤,肥料对于农作物固然重要,但也必须恰到好处的施肥。再厉害的虫子,也有它一定的产卵期和孵化期,有与之相适应的生长、繁殖环境,农药虽然可以防治病虫害,但也必须把握时机,对症下药。否则,不掌握农业科技知识,不了解事物特性,即使你油门加得再大,肥料施得再多,农药不得再重,也不过是白白地增加生产成本,不但达不到你期望的效益,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近几年国家陆续颁布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农业生产方面,不同的种植理念,不同的操作模式,或是因假冒伪劣生产资料的影响,导致了农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面对他人丰收的喜悦,同样付出辛勤汗水而减产、绝收的农民,往往会表现出异常焦躁的情绪,把怨气撒向农资经销商、各级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规范农资市场,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消费是防范农业风险,防止农民利益受损,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这就要求消费者委员会和政府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有的放矢的加强社会监督、行政监督和增强服务观念。
在农资流通领域,首先有关行政职能部门要通过行政手段,规范农资市场。工商部门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章行为的同时,要对市场主体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把住市场准人关,取缔无照经营活动。对市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工商部门要联合农业执法部门加强行政监督,实行农资备案制度和风险准备金制度,防止因进货渠道多、乱、杂而导致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人市场,损害农民利益。其次是消费者委员会要改变过去坐在办公室受理投诉,事后救助为主的工作模式,在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调节消费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消费维权网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社会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向农民发布消费警示,防患于未然。此外,消费者委员会还应联合个私协会和有关职能部门,引导农资经销商成立行业协会,将自觉维护消费者权利,履行经营者义务和违规惩罚措施写进协会章程,通过行业自律净化农资市场。
在引导农民科学消费方面,一是消费者委员会要充分履行消费教育和咨询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农村消费维权网络这个平台,向农民进行消费教育和咨询服务,这是帮助农民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商品知识,提高识别真假的能力,引导农民科学消费的有效途径。二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局限在农资市场监管和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指导上,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的农业生产服务上,通过办农技培训班、发放农技手册、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对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预警等形式,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种田的理念,减少因农民不懂农业科技知识,盲目操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农民的种植观念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那么,消费者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也必须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形式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抓住重点,把握关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的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