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 深入开展新消费运动
2007-11-2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新要求中十分关注人民的消费生活,提出要实现“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新消费运动的发展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新消费运动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新消费运动健康、深入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消费运动的涵义
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由省工商局、省消保委联合发起了面向全社会的“新消费运动”。在新消费运动中大力宣传倡导理性、责任、文明的新消费观念,引导人们将消费与科学发展、和谐构建结合起来,这一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充分理解新消费运动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加强新消费运动的理论指导,正确把握新消费运动的发展方向。
什么是新消费运动?新消费运动的对象和特征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消费运动的实质内涵。新消费运动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传统消费观念和现代消费潮流的一种扬弃,我们要在努力革除落后、迷信、炫耀等落后消费观念的前提下,大力提倡理性、责任、文明的先进消费观念。因此,所谓新消费运动,简言之,就是指在和谐社会理论指导下,一场以提倡理性、责任、文明消费观念为核心内容的消费观念变革运动。
新消费运动倡导理性、责任、文明的消费观念,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提倡消费文明来推动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要实现消费文明,主要是协调好两个方面关系:一是协调消费与自然的关系。新消费运动关注消费与资源消耗及生态平衡的关系,倡导节约、绿色、环保,促进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协调消费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新消费运动关注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消费伦理、消费道德和消费责任,倡导人们追求品质、情趣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进一步明确新消费运动的主体
开展新消费运动是全社会的责任,同时也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把新消费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我们要号召消费者积极行动起来,要倡议企业、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进来,真正成为新消费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承担起消费的社会责任。
经过一年的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推进新消费运动首先必须把握新消费运动的主体,即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是物质文明的享用者,企业则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两者相辅相成,消费引导生产,而生产在为消费服务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主导消费。生产的贯性与企业对产品的宣传对不成熟的消费者会产生很大的诱导。因此,新消费理念的教育与倡导,既要紧紧盯住消费者,更要牢牢抓住经营者,两者不可偏废。新消费运动呼唤“新消费者”,新消费运动真正意义也在于培育、催生“新消费者”。在新消费运动中,消费者要充分认识自己权利和责任,做一个主体意识清晰的消费者,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要关注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又必须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的不良影响负责。新消费运动更强调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健康安全等各个方面。总而言之,在推进新消费运动过程中,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是新消费运动的主体,都应积极成为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三、加强国民消费教育,倡导新消费理念
推进新消费运动,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推进新消费运动,倡导新消费理念,实际上是提升国民消费文明程度的过程。消费文明的提升需要教育与引导,一个新理念的确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新消费运动,其实质就是通过开展全民消费教育活动树立理性、责任、文明的先进消费理念,以期达到消费与自然、消费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找准着眼点,把新消费运动与消保系统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新消费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关键。从目前消费教育现状来看,尽快制定出切合我省实际的消费教育教材与读本是推进国民消费教育的当务之急。这就要就我们从理论上清晰消费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有明确的国民消费教育战略;有系统的、有目的教育计划。要通过新消费运动的宣传,扩大全社会对消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争取政府和宣传、教育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操作层面看,要不断加强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要争取将消费教育内容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从孩子抓起;要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力量开展大众化教育;要加强对企业生产、销售、宣传等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指导,使其正确引导消费。各地国民消费教育学校的相继成立,是我省推进教育的有力载体,是消费教育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的标志,是个里程碑。而农村消费教育的展开更是我省的消费教育工作不断深化的体现。各级消费者保护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创造自己的消费教育特色;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消费教育的合力,扩大新消费运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消费教育的形式上要灵活多样、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为广大消费者所喜闻乐见;要努力做到消费宣传进媒体、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使新消费运动真正成为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国民消费教育活动。
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在2008年的新消费运动中,我们要以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大力提倡文明生产方式、文明生活方式。提倡文明生产方式,就是要将生产方式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提倡文明生活方式,就是要实现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生态消费也称绿色文明消费,它强调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和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总之,我们要以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为新一年的新消费运动的主题,不断丰富新消费运动的内容,努力把新消费运动推向新高潮!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 徐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