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情况通报会,通报了2016年网络外卖订餐服务体验式调查结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020模式的快速普及,网络外卖订餐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网络外卖订餐服务。2016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无资质店铺入驻主流网络外卖订餐平台,在网络外卖订餐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披露出一些网络外卖订餐服务企业,存在用厕所洗手池洗菜、一次性餐盒重复使用、假证黑店平台订餐等问题,引发了消费者对网络外卖订餐服务质量的担忧。为加强对网络外卖平台和商家的社会监督,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强化对平台和商家的监督管理,提升网络外卖平台和商家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让消费者享受安全、放心、舒心的平台订餐服务,中消协于7-9月开展了网络外卖订餐服务体验式调查活动。
本次体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线上订餐的体验情况,线下送餐服务及送餐质量体验部分存在的问题相对突出。主要问题有:一是个别订单餐食存在异物等不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情况;二是个别平台准入审核不严,出现无资质商家在平台线上登记,在线下无证经营的情况;三是部分餐食外包装存在破损、食物撒漏、串味等情况,餐食外观体验相对较差;四是部分平台商家不能及时送达餐食,17.5%的体验员反映网络外卖订餐平台未按照系统显示时间送达餐食;五是部分由商家自行安排的送餐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服务主动性较差;六是部分平台未设订单取消选项,53.4%的体验员反映无法取消订单;七是超过七成的体验员反映平台商家不主动提供正规发票。
通报会上,中消协还公布了本次体验中发现的19起涉及食品卫生、商家资质、食品包装、送餐时效、服务态度、订单取消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问题。